
戲看得越多,會發現其中有些層次會差不多,只是行動選擇或背景不同而已。簡單來說,看驚慄片,開頭一定係有班不知所謂的年青人,去到人跡罕至的地方胡混,說些有的沒的笑話,甚至有一兩場牀上戲。當眾人最開心的時候,命案開始發生,人一個接一個的消失和死去,到最尾主角絕處逢生,還殺掉變態殺人狂,這是一套美國驚慄片的典型模式。中間有很多選擇出現,例如變態殺人狂是以警察身份出現,又或者真兇就是同去的人當中等等。這是整套戲的大格局,故事架構式的Pattern。
另一種是較小格局,情節上的pattern,例如有人要在監視之下逃出某地,於是他選擇在某點故意製造混亂,令監視的人失去其蹤影,自己立即打扮成途人而成功逃脫,成龍有很多動作片如《紅蕃區》都出現類似情節的。
在電視劇的創作,大部份都是從過往的架構和情節的pattern中加入新原素而融合而成的。因為這很省時,無須憑空想起,第二是大家會很快明白你想講的是那一種戲,方便大家一家討論和創作。所以作為電視台的編劇,記熟pattern是很重要的。
毫無疑問,觀眾會很容易覺得這種模式創作出來的戲會熟口熟面,更有人會覺得這些劇是抄來的,我不是想為這些電視劇開脫,但你只要細心看,便會發現這些戲當中是有些分別的。當然,也有一些編劇覺得就是因為經典的架構和情節好所以自己才拿來借鏡,因此會一點也不改的寫進劇中,不過這些編劇只是少數。
其實作為觀眾,當你都開始記得某些戲的pattern的時候,可以和其他類似的pattern比較,你會有一個新的角度去欣賞戲,你會發現編劇的真功夫究竟放在那裡呢!
睇完我多左個角度同awareness咁, 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