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都在不同的媒介談論高鐵,有些講得十分不錯,所以我都無意再理性地仔細分析箇中利弊,想講的只是一些感覺。
我從來都覺得泛民很不濟事,做事永遠都是落後於形勢,又"懵盛盛",要由民間鬧醒他們後他們才懂補鑊,天星碼頭如是,高鐵如是,但起碼,他們肯聽。
比他們更不濟事的就是民建聯等一眾保皇黨,講一套做一套,可以撐大雙眼講大話都面不改容,支持公平競爭法如是,支持普選如是,這種…(對不起,用任何一個字去形容他們都是對文字不敬)…總之對著控制了不知所謂的議會的他們,我只感到很悲痛,我想王曦之所講的“喪亂”,就是這種感覺吧。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制度,我們只能從爛銅爛鐵中作出不得已的選擇,如果有人認為民主可以解決所有問題,他一定食懵了。民主只是一堆垃圾中可用來循環再用的東西,但最少,它還有點用。我對泛民也是抱著同樣的心態,他們千瘡百孔,有時還走來抽水,但比起保皇黨這些核廢料,算,好過無…
其實“八十後”,它代表甚麼?連被傳媒標籤為八十後的那一群都不叫自己做八十後,又有一些稱自己是“撐高鐵的八十後"出來反“反高鐵”的時候,這個字就已被濫用不再具有意義,充其量只是客觀地形容一班八零年代後出生的人,所以煩麻各位再不要將八十後和反高鐵連成一連,因為八零年代後出生的人只佔反高鐵的一部份,而激動得衝擊警方的也有不是八十後出生的。
有建制派的人說“泛民常說要民主,要公投,那我們不要再談,投票吧!"他不只食懵,還食了屎。如果立法會所有議席都是直選出來的,確然可以早一點投票,但現正正是整個制度被扭曲了!“有些人可以比其他人更平等",有些功能組別只有幾百個選民,他們就可以得到一個議席代表他們,有些功能組別議員更是不須選票自動當選,為何他們有這樣“更平等”的代遇?而正正這些人佔據了立法會一半的議席!一個沒有選票自動當選的議員講用投票去決定事情,你開甚麼玩笑?
岔開一提,功能組別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非黃宜弘莫屬,這人可以五年來未提一個質詢,開會時又常常瞌眼瞓,但每次選舉仍可以大喇喇無人投票給他的情況下成為立法會議員,會有人覺得這票人可以代表到人民的聲音嗎?(還記得零三年七一,他向鏡頭舉起中指的一幕,所以他今日被人擲水樽我覺得非常痛,不過係痛快!)
到了現在,究竟西九還是錦上路方案好一點已經搞唔清,但正正係搞唔清才要再傾。高鐵起遲半年,香港是否變得人人乞食?香港是否被邊緣化個個無位企要跳海?但這半年時間可以令更多人討論,更多人明白,如果西九龍方案真係好,就當讓其他人知道政府是對的,政府得到更多人認同,日後施政就不用那麼辛苦吧!偏偏他要強政勵治,霸王硬上弓,這不是官逼民反又是甚麼?
唉,我自己都越說越激動,要打XX發洩一下,下次再講,收筆…
特別鳴謝facebook 呢個group提供相片: 我相信可以召集100,000 個厭惡民建聯的人!http://www.facebook.com/#/group.php?gid=24657729243